奶茶、果茶等饮品风靡一时,但其背后的甜蜜口感可能隐藏着甜蜜的负担。2020年,天津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权威期刊《营养代谢与心血管疾病》上发表了一项涉及超过2.5万人的研究,深入探讨了含糖碳酸饮料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关系。
除了导致痛风,尿酸升高还有其他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痛风患者需要对果糖的摄入进行控制:
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提高生活质量。
(大众新闻记者黄鑫整合)
台湾被誉为洗肾王国,然而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其中一半的洗肾患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所导致。 随着三高疾病,尤其是糖尿病的年轻化趋势,预计未来洗肾人口将逐渐年轻化。 其中,爱喝含糖饮料的习惯成为引发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洗肾是由过量摄入钠盐引起的,因此低钠盐、少盐少油等概念与肾脏健康紧密相连。 然而,除了由高钠饮食引起的高血压之外,约45%至46%的洗肾患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损害肾脏功能,成为导致洗肾的首要原因。 台湾基层透析协会理事长杨孟儒指出,台湾是美食天堂,含糖饮料随处可见,虽然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对身体造成了伤害。 根据国家卫生研究院群体健康科学研究所发布的2018年肾病年报,自2000年以来,洗肾患者的数量已增长了40%。 虽然大部分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但值得注意的是,现在40岁以下的透析患者中,超过30%的人是因为糖尿病。 在《糖尿病年轻化!12~15岁是患病高峰》一文中提到,20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从2008年的9.65%增加到13.94%,几乎翻了一番。 洗肾离年轻人越来越近。 根据国民营养健康状况变迁调查,与20年前相比,未满19岁的青少年摄入手摇杯饮料的量增加了1.5倍,而手摇杯比罐装饮料更具风险,因为其中含有果糖。 果糖的代谢过程与普通葡萄糖不同,会在肝脏中转化为三酸甘油脂,进而变成脂肪,导致脂肪肝。 国卫院群体健康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许志成解释说。 杨孟儒进一步指出,果糖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腺嘌呤,而腺嘌呤会转化为尿酸,最终可能引发痛风。 研究表明,每天饮用1至2杯含糖饮料的人,比每月饮用不到一次的人,患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增加了85%。 我有一个医生朋友,他自己是痛风患者,不敢吃肉,但每天都吃水果,结果仍然经常发作。 许志成说。 他明确表示,年轻时可能只会觉得自己胖,但到了30岁、40岁,就可能成为洗肾患者。 长期饮用含糖饮料,10年后可能面临痛风、糖尿病、肾脏透析等问题。 要保护肾脏,最好的方法是喝水,至少要吃新鲜食物,避免饮用加糖的饮料。
会的。 痛风,如何避开高嘌呤饮食血尿酸来自于嘌呤,而外源性嘌呤都是吃下肚的,虽然它们只占人体内总尿酸的 20% 左右,但由于是相对容易控制的部分,所以依然非常关键。 处于事业高峰时期,社交应酬、聚餐外食多多的中年男性,尤其是血尿酸高的,就要特别当心了,要坚持避开高嘌呤饮食。 1. 靠味觉判断高嘌呤饮食嘌呤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物质,因此基本上任何食物都或多或少地含有嘌呤。 通常,食物中细胞数量越多,嘌呤含量也就相应地越高;反之,像鸡蛋那样只含有一个细胞的食物,哪怕个头再大,嘌呤水平还是非常的低。 当然,你不是神仙,没法通过计算食物中的细胞数量来推算嘌呤含量,怎么办?你的味觉本能或许可以帮到你:高嘌呤食物的特征之一是「鲜」,食物越鲜美则意味着嘌呤含量可能越高。 事实上,嘌呤本身也是「鲜度」的指标之一。 说到这里,或许你已经能够猜到一二了。 对,没错,动物内脏、多种海鲜以及浓汤肉汁等都是「经典」的高嘌呤食物。 2. 依据科学对食物嘌呤含量细致划分但是感觉不总是可靠的,我们需要科学标准来对食物的嘌呤水平作细致划分:第一类:高嘌呤食物(每 100 g 含嘌呤 100 - 1000 mg)以动物内脏为主(特别是肝脏)、浓汤肉汁(火锅)、鱼卵、沙丁鱼、脑、酵母等等。 第二类:中等嘌呤食物(每 100 g 含嘌呤 75 – 100 mg)鲈鱼等淡水鱼、鳕鱼等海鱼、贝壳类、鳗鱼及鳝鱼、熏火腿、猪肉、牛肉、兔肉、鹿肉肝、家禽等等。 第三类:低嘌呤食物(每 100 g 食物含嘌呤 < 75 mg)青鱼、金枪鱼、白鱼、龙虾、蟹、牡蛎、火腿、羊肉、鸡、麦片、面包、粗粮、芦笋、菜花、四季豆、青豆、豌豆、菜豆、菠菜、干豆类、豆腐等等。 第四类:极低嘌呤食物各种水果、干果、糖、蛋、乳类、汽水、茶、咖啡、巧克力、各类油脂、花生酱、果酱等等。 3. 痛风患者的食物选择 (1)食物选择与忌口痛风与高尿酸血症患者最好日常膳食集中于第三第四类食物,而第一类食物应该忌口。 (2)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取舍此外,近来研究发现:同样嘌呤水平的高嘌呤食物,动物性嘌呤要比植物性嘌呤危害大,菌菇类虽然不属于植物,但也划归植物性嘌呤。 另有流行病学研究甚至认为,植物性嘌呤似乎无害,相反还有益,但这一点并未获得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需要谨慎观察。 (3)高糖食物值得警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第四类极低嘌呤食物看似非常安全,但其中包含的高糖食物却需要格外警惕。 高糖食品和饮料虽然从嘌呤角度来看几乎不足为虑,但近年来的研究却提示高糖同样具有惊人的提升血尿酸水平的效果——糖分摄入越多,血尿酸水平则越高。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机制目前还不明确,但却已经足够引以为戒,提醒自己日常生活中减少高糖食品、尤其是含有大量高果糖浆的碳酸饮料和其他果汁类软饮料的摄入了。 (4)实际摄入量另外还需要多一份心思的是:虽然食物所含嘌呤水平是以每 100 g 含有多少量嘌呤来计算的,但在实际健康建议的操作中,不应仅仅以数值比较来考察某种食物对于痛风的影响,还需要考虑这种食物在餐饮中的实际摄入量。 这在另外一大类食物中表现得比较突出:酒精饮料。 痛风,能不能喝酒精饮料酒精饮料中的嘌呤含量是以每 100 毫升含有多少毫克嘌呤来计算的。 根据日本公益财团法人•痛风财团的资料,社会餐饮中最常见的酒精饮料的嘌呤含量为:日式烧酒:几乎为零毫克 / 100 毫升威士忌:0.1 毫克 / 100 毫升白兰地:0.4 毫克 / 100 毫升日式清酒:1.2 毫克 / 100 毫升葡萄酒:0.4 毫克 / 100 毫升啤酒:5 - 6 毫克 / 100 毫升 绍兴酒(黄酒):11.6 毫克 / 100 毫升从中可见高酒精度酒类一般嘌呤问题不大,葡萄酒也行,但是啤酒和黄酒属于高风险人群的「禁区」。 尤其是啤酒,虽然光从单位数值上看不如黄酒,但是由于啤酒酒精度远比黄酒小,又含有碳酸汽,特别爽口,与内脏肉类海鲜等相兑时非常下饭,常常禁不住一杯又一杯地喝,最终导致总体嘌呤摄入量往往高出黄酒不少。 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青岛市痛风发病率高居全国榜首,其中,成年男性的痛风发病率高达 2.2%,远高于全国 0.96%。 个中原因之一,是青岛靠海、盛产海鲜,且青岛男性特别喜爱啤酒加海鲜大快朵颐。 那么问题来了:啤酒加海鲜这种吃法导致痛风高发,是否仅仅只是因为啤酒和海鲜各自是高嘌呤食品,加在一起之后的总嘌呤量太高?非也。 总嘌呤更高当然没错,但是还有一点很多人或许想不到:酒精在人体内代谢的过程中会升高血乳酸浓度,而后者会抑制肾脏的尿酸排泄。 还有些人由于过度豪饮(Binge Drinking)造成血酮症,尿酸排泄更受抑制。 虽然酒精对于血尿酸的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但是酒精对于高嘌呤食物的推波助澜作用已经足够引起重视了。 痛风,其他生活方式干预比较重要的有两点。 1. 大幅度提高日常总饮水量,以每次少量、多次饮用为佳,不要等到感觉口渴了才饮水。 理由很简单:促进尿酸排泄。 但也要注意方法:(1)要喝纯水,而不是软饮料或者咖啡等其他饮料。 (2)睡前不要海饮,以免在睡眠过程中增加肾脏负担。 2. 坚持适度运动(但切忌过激)。 运动同样能够促进尿酸排泄,同时还能够预防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另一风险因素:肥胖。 最后,再次重申,要管住嘴巴忌口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海鲜鱼卵、浓汤肉汁。 小心酒精饮料:忌口啤酒与黄酒,红酒相对好一些。 少喝饮料:少喝含有高果糖浆的碳酸饮料、果汁软饮料。 能够理解你的心情:这三类东西真是充满了魅力,想要不去碰该有多煎熬!但是你必须做到——为了你的健康不在嘌呤中飘零!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酒是需要谨慎对待的,因为酒精会促使体内尿酸生成过多,影响排泄,从而引发尿酸升高。 过量饮酒会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 以下是三种应避免的酒精饮品:1. 白酒:作为常见的饮品,白酒的酒精浓度高,长期饮用不仅会显著提升血尿酸水平,还可能对身体器官造成潜在损伤。 2. 啤酒:看似酒精度不高,但啤酒中的嘌呤含量丰富,与高嘌呤食物一起摄入,易诱发痛风发作。 3. 黄酒:黄酒同样含有嘌呤,且可能加重尿酸的酸性环境,不利于排泄,因此不适合尿酸高的人群。 尽管关于饮酒的争议存在,但对于尿酸管理,戒酒或限制饮酒是明智的选择。 如果必须饮酒,可适量选择红码裂葡萄酒。 此外,控迟洞闭制高嘌呤食物摄入至关重要,如内颤仿脏、海鲜和浓汤等。 虽然痛风饮食限制较多,但仍有许多食物适合食用,如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如小白菜、空心菜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鸡蛋和牛奶,以及有助于排尿的水。 每天喝2000毫升以上的水,避免含糖饮料,是维持尿酸正常的关键。 总的来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对于预防和管理痛风至关重要。 通过控制嘌呤摄入和促进尿酸排泄,可以有效远离痛风带来的困扰。